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陕西最壮观的古梯田,2010年文物普查才发现,

来源: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继续往下几公里是堰坪片区。堰坪海拔最低,距离汉江河谷的漩涡镇最近,只有六公里,也因此距离县城最远。这里是吴氏家族来到汉阴的最初居住地,吴氏家族正是在这里启动了修建

继续往下几公里是堰坪片区。堰坪海拔最低,距离汉江河谷的漩涡镇最近,只有六公里,也因此距离县城最远。这里是吴氏家族来到汉阴的最初居住地,吴氏家族正是在这里启动了修建梯田这一浩大的工程,成就了一个家族的荣耀与辉煌。

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保存至今的文化遗产。中国梯田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地区。以广西、云南居多,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其中以云南哀牢山广西龙胜龙脊梯田较为出名。

个人不推荐自驾车,因为盘山路太多,开车比较操心。坐公交车过去以后,村子里有许多包车的小车司机,可以送你到任何一个梯田景观。

当时的人由湖广进入四川一般走汉江,其中大部分进入了四川盆地,但是也有很多人在中途找到合适落脚点就住了下来。当年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行至凤凰山,发现此地人口稀少,阳光充足,适合农业耕种,于是在此开荒种地,定居了下来。

参观路线:

目前,古梯田被定位为“以自然山水背景,以古梯田为展品,以移民农耕文化为主题,以民俗文化为辅助”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和旅游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2022年凤堰梯田入选全国高考地理甲卷,成为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创新发展之路的案例。我们一起看一下试题。

凤堰梯田海拔约500米—650米之间,面积38.78平方公里,是目前秦巴山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悠久的清代梯田。由黄龙、中银、东河、茨沟、堰坪五个村落的连片组合而成。也可以简单分为三个片区,凤江片区、东河片区、堰坪片区,据说当年从湖南共迁来四兄弟,有一位没有留下子嗣,余下的三兄弟,分别在这几个片区繁衍生息。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凤堰古梯田,是目前已发现的秦巴山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在总面积约800公顷的古梯田保护区内,分布有自清乾隆年间以来修建的古建筑民居群落、古寨堡、古庙宇、古堰渠、古塘坝等文物遗存。2019年 ,凤堰古梯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古梯田为“展品”, 以秀美的自然风光为“展厅”, 凤堰古梯田被打造成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活方式、促进村镇科学发展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

你能回答这个题吗?标准答案如下:

东河梯田保存有一片面积较大的清代民居,其主人曾经是当地的一个财主。目前依托这个院子,修建了移民生态博物馆。

堰坪梯田是摄影爱好者最喜欢拍摄的梯田。从空中望去,层层的梯田高低错落,蜿蜒如新月般镶嵌在山间的谷地,拥抱着四周的群山,星星点点的村舍散落其间,缕缕炊烟飘起,农夫悠然劳作,微风吹拂,风景绝美,虫鸣鸟声不绝,宛如世外桃源。夕阳西下的时候,这里的梯田正好是逆光,容易出大片。

许多参观凤堰梯田的游客会好奇,梯田常年种植油菜和水稻,却从未见过一座水库,那梯田所需的水从何而来?原来当年来此地开垦种植的老祖宗们面对复杂的地形,依靠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南方先进的种植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形休提助耕,挖沟筑渠,将黄龙、茨沟、冷水和龙王四条沟终年不绝的山间溪涧引入梯田,形成了自流灌溉、常年不息的完备灌溉系统。

有黄龙庙等景点可以参观。

提出开放式“生态博物馆”开展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这片梯田叫做凤堰梯田,之所以取这个名称,是因为梯田景观主要位于凤江和堰坪。凤江和堰坪原为乡,目前已经撤乡并镇,成为汉阴县漩涡镇的两个村,相距十来公里。如果从凤江算起,距离汉阴县城大约35公里。

如果自驾车,从汉阴县城过去,是有40多公里的盘山路,加上去几个村子,总里程往返差不多100公里。也可以从汉阴县城乘坐前往漩涡镇的中巴车,大约20元就可以到。

2010年,陕西文物部门在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在陕南发现了大面积梯田。当年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此后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陕西吸引力最强的梯田景观。十年来,先后获得了省级水利风景区、中国美丽田园、4A旅游景区等称号。

从汉阴县城去凤堰梯田,必须要翻过凤凰山。这条盘山路有20公里,到了山顶,往北可以俯瞰汉阴县城和月河川地,往南可以看到汉江河谷。如果天气好,空气可见度非常高,一眼可以看到几十公里以外。如图,凤堰梯田就在远处云海的方向。

文章来源:《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nanfangwenwu.cn/zonghexinwen/2022/0918/534.html



上一篇:江西6个展览上榜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
下一篇:“文物让泥土有了文化”--朱家坪村村民的官田遗

南方文物投稿 | 南方文物编辑部| 南方文物版面费 | 南方文物论文发表 | 南方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