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文物让泥土有了文化”--朱家坪村村民的官田遗

来源: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朱家坪村村民与考古队员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官田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坪村,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汉晋时期南方地区大规模铁器生产加工工场。 田野考古发掘并不轻

朱家坪村村民与考古队员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官田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坪村,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汉晋时期南方地区大规模铁器生产加工工场。

田野考古发掘并不轻松,参与的村民们需要长时间蹲在探方内,埋头作业。“大家非常敬业,即使在酷暑时也没有丝毫懈怠。”考古队员、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肖航说,官田遗址的发掘补充了汉晋时期武陵山区冶铁考古的空白。“比起学术价值,村民们感受更强烈的,是对自己家乡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

“我当了一辈子农民,泥土在我眼里原本是最土气的东西。但参与考古后,我对泥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陈桂年说,这些文物让泥土有了文化。“每挖出一件器物,我就会想象古人用它做过什么?它身上藏着什么故事?好有意思!”

【来源:新华社】

记者:张格

“我最喜欢做模拟实验,复原古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原来古人那么有智慧啊!”

官田遗址出土了锸、斧、刀等铁器,坩埚、炉渣、陶范、石范、铜块等冶金遗物,以及清理出形态独特的诸多冶金加工炉遗迹。

编辑:杰文津、陆君钰

陈大姐从家中取来熏香扑鼻的腊肉,小王提着刚钓上的新鲜鱼,老朱捧来一直不舍得喝的自酿酒……得知考古发掘工作即将结束,村民们自发带上各种食材来到考古工地,打算用一顿精心准备的晚餐,欢送朝夕相处半年的考古队员们。

官田遗址项目负责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莫林恒介绍,2015年至今,官田遗址历经3次发掘。田野考古发掘的工作量非常大,考古工作队就近招聘了一批村民。村民们在接受考古发掘基础知识和操作规范培训后,共同参与考古发掘、整理工作。

“有其他地方开更高工资叫我去,我都不去咧。在这里学到的东西多!”

“真正接触后,才知道考古原来不是电视里的鉴宝,文物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的。”

……

天色渐晚,酒菜上桌。村民们和考古队员围坐在一起,畅谈起共同从事遗址发掘的故事。

“村民们的日常生活离考古遗存很近,当他们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后,能提供考古线索、帮助考古发掘,还能成为文物的守护者。”莫林恒说。

“3次发掘,我都报名了!”朱家坪村村民朱家发穿梭席间,向考古队员们“打圈”敬酒。“最开始我只想挣点钱,哪想一下子就迷上了考古!”说到动情处,年近花甲的朱家发不停地向考古队员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让我对家乡有了更多认识,原来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有这么多‘宝贝',我好骄傲!”

“我当时大叫了一声,大家都跑来围观。”说起村民陈桂年第一次挖出“宝贝”时的场景,在座众人记忆犹新:当时,在考古队员的专业指导下,陈桂年发掘出一个装有20多枚铜钱的陶罐。

官田遗址出土的部分器物。新华社记者 张格 摄

“虽然我们大部分的工作是挖土,但这也很有讲究。比如陶罐和铁器的挖法就不一样,如果是陶罐,得扩大挖土范围……”肤色黝黑的朱家发觉得,再好好练一练,自己也许能顶半个技工师傅了。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推杯换盏间,村民们向考古队员诉说着考古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文章来源:《南方文物》 网址: http://www.nanfangwenwu.cn/zonghexinwen/2022/0924/535.html



上一篇:陕西最壮观的古梯田,2010年文物普查才发现,
下一篇:“南方周口店”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首次走出去

南方文物投稿 | 南方文物编辑部| 南方文物版面费 | 南方文物论文发表 | 南方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